在你拾起火把的那一刻
刚踏上这条路时,末伏的燥热尚未褪去。我攥着卷边的教案本走进教室,湿毛巾擦过的黑板,黑得更幽邃,正如我此刻所面对的一切。担心自己握不住那根藏着文学火种的粉笔,更怕无法点燃几十双澄澈眼眸里的期待。
却不曾想,首先帮我拾起火把的是那群可爱的学生。初次见面时,或许是忌惮我那略显死板的胡须,学生脸上滴落的汗珠都仿佛悬停在半空,时之寰宇里的每一粒尘埃都静止于此。不知如何给这场相遇画一幅绝美的开头,索性把画笔交给了学生们。
在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说道:“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想了解的都可以提出来。”教室里突然冒出了一只又一只手,呼唤声夹杂着讨论声阵阵入耳。
“老师,您最爱读的书是哪本呀?”
“老师看动漫吗?”
“李老师,如果我的假期作业写得一塌糊涂,您会惩罚我吗?”
“老师您是不是会打球啊?有时间和我们一起玩呗。”
接连不断的提问让我应接不暇,教室里却早已被雀跃与惊喜填满。那一双双盼着答案的眼睛,像漫天飞舞的萤火虫,缀着点点星火,穿过初遇时的局促迷雾朝我飞来——它们用纯粹的温度,悄悄点燃了我手中的火把,也给了我阔步向前的勇气。我终于放下心头的紧张与焦虑,仿佛又变回了当年坐在课桌前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融进了这片青春的天地里。
不过我也始终记得,我本是引领孩子们探索前路的那个人。他们点亮了我的火把,我便该擎着火光引领他们。班上有小部分学生,语文成绩很不理想,汉语作为母语,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只是这部分学生不愿学、不主动。我常养花,每一次学生来的找我聊天谈心、探讨问题,总能从我这带走一枝花。“紫精灵”、“野马”、“莫言”,他们总会惊叹花名,也总会期待下一次来会是什么花。所以也就常有学生来找我分享和吐槽奇闻趣事,我也会帮他们解决内心烦恼。渐渐的,学生就会蜂拥到办公室来找我聊天,询问今天的课讲什么。
在学习古代经典时,我也会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也成为了他们所期待的美事。讲到孔孟之道时,我给他们分享了《聊斋志异》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的故事,来展现儒学的“仁”,“义”内涵;在讲到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时,给他们分享了三星“三子夺嫡”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体会到“无为而治”的真正内核。这些小故事,成为了他们所期待的,既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上课时我注意到了坐在班级最后的那个特别积极的男孩子,魁梧壮硕,脸上却无时无刻挂着纯真的笑容——李沐然。曾“久仰大名”,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孩子。那我何不拉拢他呢?于是我邀请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打篮球。那段时间我的脚伤还未痊愈,李沐然在球场上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李老师您歇着打,看我怎么带你打赢他们!”于是就看见李沐然在篮筐下翻云覆雨。防守时,他如一柱擎天,遮天蔽日;自那以后,李沐然在语文课上像变了个人:不仅积极思考,还总抢着回答问题;背诵课文时,也一次次走在了班级最前面。后来我才懂,他不过是想证明自己。而事实也告诉我,他本就藏着过人的实力。
后来和班主任聂老师、李沐然的母亲聊起他的变化,我由衷地赞叹这孩子的成长。可沐然的母亲提起这些时,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就好像和以前的李沐然判若两人。
爱意,方如引力牵寻。孩子们帮我拾起了火把,我也必将用火把照亮他们的路。世间自有万色凌空,而这一点星火,便足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