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妙招在语文生动课堂中的运用
宜昌欧阳修学校语文教研组
摘要:本课题聚焦于“教学小妙招在语文生动课堂中的运用”展开深入探究。旨在挖掘那些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些小妙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其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动课堂·小妙招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构建语文生动课堂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关键诉求。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思维与表达能力的重任,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常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受限。
本课题聚焦于“教学小妙招在语文生动课堂中的运用”展开深入探究。旨在挖掘那些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教学策略。通过这些小妙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其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的有机统一,为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实践范例,助力学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中茁壮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胡平:如何激励学生早自习自由背诵阶段开口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早自习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早自习的齐读环节之后,进入自由朗读背诵阶段后,总会有部分学生不开口朗读,进入发呆、无所事事、甚至睡觉阶段。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一套逐步递进的策略。
当发现有学生不开口读书时,首先进行点名警告。这一步骤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提醒,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被关注到了。被点名的同学名字会被写到黑板上,这一公示的方式在班级内形成一种舆论压力,周围同学的目光也会让被点名者有所触动。
如果同一名学生被点名两次,那么就将黑板上的板书拍照发给家长,并进行通报。这一举措让家长及时知晓孩子在学校早读的表现,借助家庭的力量共同督促孩子。同时,要求学生罚写“书声朗朗”1000遍。这并非单纯的惩罚,而是通过书写强化他们对早读认真读书的认知,在书写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对“书声朗朗”这一要求有更深刻的记忆。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早自习读书不开口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在被点名一次后就能够自觉开口读书,班级整体的早读氛围也变得更加积极热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避免过度惩罚引起逆反心理,要始终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最终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小妙招,让早读成为学生知识积累与巩固的高效时段。
胡平:如何让学生快速清理落实文言文相关知识
文言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但很多学生在学习后却不愿落实相关知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在自主高效课堂模式下,我采用了以下办法来改善这种情况。
在学生完成自学、讨论,以及展示、质疑、补充和教师订正等环节后,每进行一段教学内容,就特意留出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现场识记。这短暂的时间利用了学生刚学完知识的新鲜感和思维活跃度,此时进行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紧接着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利用“随机数”、时间、评分表上某个组得分之和等,把某个数字对应学号的学生作为答题第一人,然后按座位顺序逐列回答问题,问题源自刚才已展示文段的重点字词句解说(PPT回到未批注答案状态),让学生一人说一个知识点,比如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说对的同学顺利过关,这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成就感,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后续学习中。而说错的同学则站立,所在小组扣1分。这种小组连带的惩罚机制能够促使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绩较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助较弱的同学巩固知识,避免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拖累团队。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落实程度。学生们更加重视课堂学习的过程,主动参与到各个环节,积极记忆知识点。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有序,小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同时,这种边学边记、及时检查的方式也有助于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让文言文学习不再是学生心中难以攻克的堡垒,而是在课堂上逐步扎实推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李晓鳕:巧用课前3分钟,解锁成语大世界
语言文字运用题在试卷中的比重不容轻视。
经过数次考试,我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根据上下文文意填写成语”的题目时,常常难以下笔,或胡说八道,或东拼西凑,或生搬硬套;可见,学生的成语储备十分有限。
丰富的成语积累不仅是解此类题的关键,同时也能用在作文中,为文章增色,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个简单的课前小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积累。
每天语文课之前,安排3分钟的“成语一刻”,像接力赛一样,全班同学轮流负责此项任务。由语文科代表根据编号,提前指定一位学生,让他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挑选一个成语,次日上课之前,把这个成语工工整整写在黑板的固定角落。
学生选好成语后,要上台当一回“小老师”,先大声朗读,纠正同学们可能出现的读音偏差,比如“莘莘学子”的“莘莘(shēnshēn)”常被误读。接着讲解成语意思,这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晦涩的释义鲜活起来。有同学分享“伯俞泣杖”时,说起汉代韩伯俞因母亲用手杖打自己力气变小,察觉母亲年迈体衰故而哭泣的典故,大家既能有所触动,感受成语背后“孝亲”的内涵,又能一下子就记住含义。随后,可以再用该成语造个句子,加深理解与运用能力。台下同学认真记录在专门的成语积累本上,还能随时举手补充、提问。
日复一日,不起眼的课前几分钟,积累的能量却不容小觑。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都积累到不少的成语,不仅应对考试时更从容,作文里恰当的成语引用也让文采增色不少,还可以借此营造出较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大家每天都带着对语文知识的小期待开启课堂。
江显丽:利用学习小组提高背诵效率
早读齐诵结束后,学生应根据背诵任务完成相应段落的记忆。基于学生实际,这个时间段大多数学生会注意力分散,背书状态不佳。如果仅靠老师利用早读检验学生背诵成果,在兼顾两个班的情况下,学生会因为老师无法短时间内逐个检查而降低自我要求,不能充分利用早上这个背书的黄金时间,使得背诵效率降低。针对以上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明确任务,设定目标
我将所有必备篇目进行任务分配统一填写在学习小组表格中,并张贴在教室公告栏处,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明确本学期背诵任务。每次早读会根据学生背诵进度将任务再次明确在黑板上,每个早读必须背诵一首诗或长篇文言文的某一个段落。
二、组内检查,进度比拼
我根据学习小组,将每个学生按照花名册进行分配,组内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同学,彼此不重复,例如一号找二号背,二号找三号背,三号找一号背。该方法减轻组长负担,每个人只负责一位同学,组长只需起整体督促作用。背诵结束后,由检查的同学签字并在公告栏登记,让老师明确每位同学是在谁的手里过关的。
三、奖罚分明,调动热情
每次早读我会表扬率先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调动后面的学生专心致志投入到背诵任务中。如果一天之后仍然没有背完,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花心思。我会不断提醒督促他们诵读记忆,询问背诵进度和难点,适当为个别同学再次降低难度。
四、课堂抽查,责任到人
在课前利用三至五分钟,善用随机数抽查同学们背诵效果,如果效果不佳,抽查同学和负责检查他的同学同时受罚,惩罚为抄写检查内容三遍,加深印象,如果下课后可以马上找我重新背,则只需要抄一遍。
综上,学生找同学背会减轻心理压力,也会在无形中建立竞争意识,他们会在组内找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我发现有些同学从未担任过班干部,拥有检查权后反而会更加严格上心。对点负责的机制使得同学们责任意识加强,背书热情高涨,从而效率也有所提高。
张燕平:前置性作业让课堂讨论有的放矢
自主高效课堂,往往学生要讨论问题,但是一堂课的重难点有时候需要解决多个问题来实现,如果每个问题时间平均分配,真正的难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解决,而讨论简单的问题,讨论就变成了形式。所以讨论的机会一定要用在关键问题上,即很重要但学生凭一己之力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时候仅凭老师的预估也许会误判,所以应让学生自己决定那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的前置性作业来反馈课堂需要讲的问题。
前置性作业以预习学案的形式出现,新课之前,教师需要把学生完成的预习学案收起来检查以了解学情,搜集整理学生集中出错的问题,正式上新课时候,学生都会或大部分都会的问题可不讲或请做对的同学讲给做错的同学听,然后把错题拿出来进行集中讨论解决,务必使课堂集中讨论的问题简化和有效化,更有利于讨论的有的放矢。
设置前置性作业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能充分体现课堂重难点。
2.最好是大问题引领小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琐碎、不连贯,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3.问题最好有思辨性,能引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4.问题有引导学习方法与阅读规律的的总结的作用,即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