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 名师荟萃
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新教师发言——张燕平
发布日期:2021年9月1日 来源:宜昌欧阳修学校 阅读1251次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作为新老师站在宜昌欧阳修学校发言,面对新的面孔,憧憬新的学期,一切都是新的,对于新七年级和新高一的同学而言,今天,还意味着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借着这个有仪式感的日子,我想来为同学们解读一下“新”这个字。

  甲骨文中的新,左边是辛苦的“辛”,作为声旁,右边是斤,原意是砍柴用的斧子。说文解字里新字的造字本义是用锋利的刀斧将原木劈成两半,备作柴薪。原木的表皮褶皱又灰暗,而劈开后的木心平滑又明媚,气息清新怡人;不仅如此,人类因学会用利斧伐木,更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会建造木屋,制造木舟与洪水抗争、砍伐森林开垦新土地播种粮食。慢慢地,新,作为用利斧砍伐原木的本义逐渐弱化,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精神面貌存在着,像远古人类那样吃苦耐劳,开辟世界的创新精神。
  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在自己洗脸的盆子里刻下“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把自己的脸洗干净,这样坚持,一天天才会有新的精神面貌。我们也一样,每天学习,用知识刷新眼界,天天更新,年年进步。
  “温故而知新”,孔子从新旧的辩证统一关系讲了学习的方法,即温习旧的知识才能获取新的知识。知识的生命也在不断反复中得以延续和丰富。
  从“劈柴”到“开创”,再到改变得更好,“新”字用它的演变历程诠释一个不变的真理:美好的生活是靠不断创造的!
  因为时间的阻隔,让当今的我们感觉离手握利斧的远古人类很遥远;然而,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又把远古的祖先与当今的我们紧密相连,新时代环境下,新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应该接过祖辈的利斧,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继续丰厚“新”的意涵,把“新”的精神发扬光大。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与同学都能拥有祖辈的利斧,“日日新,又日新”!


                                      张燕平

                                2021年9月1日

  
联系方式: 0717-8862018 / 13477182757   jinhaixuexiao@yahoo.com.cn
学校地址:宜昌市峡口风景区南津关路45号  邮 编: 443000
Copyright 2001-2023 宜昌欧阳修学校 /  鄂ICP备15017452号-1
技术支持: 宜昌市五环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